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近年来,淮阴工学院立足高校“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、国际合作与交流”五大职能,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推动校城“五维”融合,赋能高质量发展。
对接区域人才需求,深化人才共育融合。学校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,开设了一批新工科专业,实现学科专业与区域特色产业的紧密对接,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。学校积极打造苏盐井神学院、今世缘白酒学院、印制电路板产业学院等14个产业学院,获批传动装备智能制造省级重点产业学院,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的深度融合。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通过科技副总、科技特派员、技术顾问等形式,活跃在淮安的各个行业企业,为区域行业发展贡献力量,实现高层次人才的“双落户”。
助推区域经济发展,提高科技创新融合。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级大学科技园、江苏省联合技术转移中心、江苏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平台,围绕淮安市产业结构、中心城市功能及交通地位“三个重塑”,坚持服务地方导向,在“乡村振兴”“人工智能”“双碳行动”“军民融合”等关键领域开展一系列科技专项行动,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。按照“学校对接政府、学科对接产业、团队对接企业、技术对接需求”的工作思路,持续深化校城融合“1111”工程,通过1名校领导联系1个县区、帮扶10家以上规模企业、每年创造1亿元以上经济社会效益,实现学校内涵建设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。
紧盯地方教育需求,推动社会服务融合。作为省农垦集团、淮安市建筑行业协会、交通运输行业协会、富士康集团等行业企业员工的定点培训基地,学校立足区域需求打造培训体系,积极举办农业生产发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和“英才名匠”产业人才培训,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产业人才发展的能力。
助力文化传承创新,促进特色文化融合。学校充分发挥地方革命老区、伟人故里的红色资源优势,整理出淮安市红色文化图谱,开发出以党性教育为重点的课程体系,积极打造“翔宇”教育培训品牌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,创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罗盘,将周恩来精神融入专业教学,打造江苏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《周恩来精神八观八讲》;以《风华淮安》为课程导入,围绕淮安历史、文化、产业等构建树状综合素养课程,探索出将红色文化与特色文化转化为育人资源的新范式,助推毕业生留淮就业。
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强化国际交流融合。学校通过共建课程、人才交流与引进、共建实验室等多层次对外合作,先后与全球20余个国家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,促进区域文化融合、科技协作和知识传播。特别是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“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”,为淮安打造“绿色高地、枢纽新城”提供重要支撑。学校获批“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”3个,引进的外籍专家先后荣获“情动江苏·杰出国际友人”“江苏友谊奖”、省“外专百人计划”“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”“江苏省友好使者”荣誉称号等。